close
Fa電影欣賞2015第163期 暢銷雜誌2017
Fa電影欣賞2015第163期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當電影重回大地
電影,總能給出一種世界觀(相較於其他藝術類型來說更為全面),而單一電影本身也被包裹在世界之中(尤其是影像商品化的世界),層層的套疊,於是,電影總也無法脫離人所給出的這個「世界」:世間、界限。德國哲學家馬汀?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經說過:「神殿作品屹立於此,它敞開一個世界,同時又使這個世界回歸於大地。」但是我們得要問:在當代,電影院是否是唯一去欣賞電影作品的神殿?這個提供透視觀看的「神殿」,是否有其視聽或智識上對觀者的欺矇之處?難道所有的世界的敞開,都只能在這個基座上的框架中發生?電影,要如何真正地回到了它所屬的大地呢?這幾個問題,是本期《Fa電影欣賞》想要去揭示的幾個面向。
縱的來看,在電影藝術百年餘的發展史中,有兩種視覺的部署主導著電影的觀看經驗,一個是電影畫面內本身創造的透視效果(2-D平面大畫面的視覺浸潤,或3-D電影創造的立體實境都是),一個則是因為電影被放映的場域分劃使然所造成的入迷程度(例如座位設計和純粹黑盒子),而後者的又更深深地確立了前者。於是,大多的電影觀眾就愈發「自然」地走入電影的世界之中,即便戴了3-D眼鏡也不會有違和之感。但2014年甫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高達導演之作《告別語言》,就是要將這個百年來電影畫面內部想要創造的立體透視效果加以一一突破、拆穿,本期【3-D電影史與高達《告別語言》】特輯的四篇文章便是對此影史沿革進行爬梳。
除了電影內部試圖創造的立體效果,電影觀看場所創造的封閉性與純粹消費性,也是近幾年電影的展映活動所希望打破的,不僅是略帶有教育與社會義演性質的電影巡迴,還有許多帶有高度文化批判性與社會活動力的原址放映實踐。在華語地區,臺灣可謂是次數最為頻繁且方式最為特異的所在。本期專題【戶外電影院】,邀來了七篇專文討論臺灣不同地點舉辦的戶外電影院,當中有以侯孝賢《尼羅河女兒》推動文化地景保留的蟾蜍山、用虞戡平《搭錯車》到蔡明亮《愛情萬歲》回望大安森林公園演變的電影地誌、或是直接發生在社會抗爭現場的帝寶巢運居住電影院,乃至於是在運動發生過後,影片重回事發現場播放的《樂生劫運》、《殘響世界》、《蘋果的滋味》、《太陽?不遠》,就連記錄香港雨傘運動的《幾乎是,革命》,也在臺灣巡演,遍地開花。
當電影離開人為的世界,重回自然的大地,我們還可以看到電影更多的敘事可能性與批判潛能,從中發生:本期【臺灣電影新視角】欄位刊出了侯孝賢導演的一萬字專訪,他談到《刺客聶隱娘》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與選景的安排;而林正盛導演則回顧了他拍《魯賓遜漂流記》時選擇城市與建築地景的創作心態。兩位導演皆選用了天地蒼茫的景緻,分別襯顯出人際之間的綱常、倫理是如何地隱微、渺小;而【當代華語電影】則呈現了中國邊境如西藏、甘肅或西北黃土高原一帶的獨立電影與紀錄片,所記載的是因為語言聲響空間與生活地理空間的加速扁平化與廢墟化而產生的獨特社會氛圍;而這在【書評書介】中所提到的巴西攝影家薩爾加多的作為中產生呼應,他在拍攝完盧安達的人道浩劫後心力交瘁之際,如何重回巴西故土,與妻子攜手重新將一片廢墟荒地,打造居所,重新營造出整座森林。
當電影離開了暗箱想像、離開了室內電影院以後,觀看它的角度從正面透視,變成擁有更多角度的傾斜觀看和社會連帶,無論是在街頭上、公園裡、村落內,在這一片大好的戶外,當電影重回大地,原本的世界也將變得不同。(徐明瀚作)
商品訊息簡述:
Fa電影欣賞2015第163期
Fa電影欣賞2015第163期 評價
網友滿意度: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
今天要跟你們推薦
Fa電影欣賞2015第163期
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
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
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
推薦你們金石堂購烏拉圭紫水晶洞買會比較划算喔!
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
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
分享給你們囉!
Fa電影欣賞2015第163期
月刊 TV Guide 關東版 8月號2014 |
TV情報誌 2月26日-2014 封面人物-關西八人組 |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本期專題【戶外電影院:影像的巡演與原址放映】,邀來了七篇專文討論臺灣不同地點舉辦的戶外電影院,當中有以侯孝賢《尼羅河女兒》推動文化地景保留的蟾蜍山、用虞戡平《搭錯車》到蔡明亮《愛情萬歲》回望大安森林公園演變的電影地誌、或是直接發生在社會抗爭現場的帝寶巢運居住電影院,乃至於是在運動發生過後,影片重回事發現場播放的《樂生劫運》、《殘響世界》、《蘋果的滋味》、《太陽?不遠》,就連記錄香港雨傘運動的《幾乎是,革命》,也在臺灣四處巡演,遍地開花。
當電影重回大地
電影,總能給出一種世界觀(相較於其他藝術類型來說更為全面),而單一電影本身也被包裹在世界之中(尤其是影像商品化的世界),層層的套疊,於是,電影總也無法脫離人所給出的這個「世界」:世間、界限。德國哲學家馬汀?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經說過:「神殿作品屹立於此,它敞開一個世界,同時又使這個世界回歸於大地。」但是我們得要問:在當代,電影院是否是唯一去欣賞電影作品的神殿?這個提供透視觀看的「神殿」,是否有其視聽或智識上對觀者的欺矇之處?難道所有的世界的敞開,都只能在這個基座上的框架中發生?電影,要如何真正地回到了它所屬的大地呢?這幾個問題,是本期《Fa電影欣賞》想要去揭示的幾個面向。
縱的來看,在電影藝術百年餘的發展史中,有兩種視覺的部署主導著電影的觀看經驗,一個是電影畫面內本身創造的透視效果(2-D平面大畫面的視覺浸潤,或3-D電影創造的立體實境都是),一個則是因為電影被放映的場域分劃使然所造成的入迷程度(例如座位設計和純粹黑盒子),而後者的又更深深地確立了前者。於是,大多的電影觀眾就愈發「自然」地走入電影的世界之中,即便戴了3-D眼鏡也不會有違和之感。但2014年甫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高達導演之作《告別語言》,就是要將這個百年來電影畫面內部想要創造的立體透視效果加以一一突破、拆穿,本期【3-D電影史與高達《告別語言》】特輯的四篇文章便是對此影史沿革進行爬梳。
除了電影內部試圖創造的立體效果,電影觀看場所創造的封閉性與純粹消費性,也是近幾年電影的展映活動所希望打破的,不僅是略帶有教育與社會義演性質的電影巡迴,還有許多帶有高度文化批判性與社會活動力的原址放映實踐。在華語地區,臺灣可謂是次數最為頻繁且方式最為特異的所在。本期專題【戶外電影院】,邀來了七篇專文討論臺灣不同地點舉辦的戶外電影院,當中有以侯孝賢《尼羅河女兒》推動文化地景保留的蟾蜍山、用虞戡平《搭錯車》到蔡明亮《愛情萬歲》回望大安森林公園演變的電影地誌、或是直接發生在社會抗爭現場的帝寶巢運居住電影院,乃至於是在運動發生過後,影片重回事發現場播放的《樂生劫運》、《殘響世界》、《蘋果的滋味》、《太陽?不遠》,就連記錄香港雨傘運動的《幾乎是,革命》,也在臺灣巡演,遍地開花。
當電影離開人為的世界,重回自然的大地,我們還可以看到電影更多的敘事可能性與批判潛能,從中發生:本期【臺灣電影新視角】欄位刊出了侯孝賢導演的一萬字專訪,他談到《刺客聶隱娘》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與選景的安排;而林正盛導演則回顧了他拍《魯賓遜漂流記》時選擇城市與建築地景的創作心態。兩位導演皆選用了天地蒼茫的景緻,分別襯顯出人際之間的綱常、倫理是如何地隱微、渺小;而【當代華語電影】則呈現了中國邊境如西藏、甘肅或西北黃土高原一帶的獨立電影與紀錄片,所記載的是因為語言聲響空間與生活地理空間的加速扁平化與廢墟化而產生的獨特社會氛圍;而這在【書評書介】中所提到的巴西攝影家薩爾加多的作為中產生呼應,他在拍攝完盧安達的人道浩劫後心力交瘁之際,如何重回巴西故土,與妻子攜手重新將一片廢墟荒地,打造居所,重新營造出整座森林。
當電影離開了暗箱想像、離開了室內電影院以後,觀看它的角度從正面透視,變成擁有更多角度的傾斜觀看和社會連帶,無論是在街頭上、公園裡、村落內,在這一片大好的戶外,當電影重回大地,原本的世界也將變得不同。(徐明瀚作)
- 003 編輯室報告:當電影重回大地
影史縱橫 Through the Film History
004 3-D逃逸路線,或更多層的迷惑陷入?|鄭立明作
006 關於「立體電影」的種種|陳煒智作
011 《告別語言》的引述著作|泰德?芬特(Ted Fendt)作;林心如譯
018 語言告別之後,是新的開始,還是結束?:高達《告別語言》、《3X3-D》的3-D反撥|鄭立明作
臺灣電影新視角 New Perspectives of Taiwan Cinema
026 重點就是你要拍到:侯孝賢談《刺客聶隱娘》∣徐明瀚、日德艾蘭(Ella Raidel)訪問;王思穎整理
036 故事是別人的,寫的卻是自己:在寶藏巖重看《魯賓遜漂流記》∣林正盛、徐明瀚座談;梁鈞涵整理
專題 Special Issue
【戶外電影院】
042 蟾蜍山:當《尼羅河女兒》回到山城|陳平浩作
048大安森林公園:從虞戡平《搭錯車》到蔡明亮《愛情萬歲》|黃作炎作
052 帝寶:巢運居住電影院的現地譬喻|林倩如作
055 樂生療養院:《樂生劫運》與《殘響世界》放映現場的存在與不存在|賴珍琳作
061 壹傳媒員工餐廳:李惠仁《蘋果的滋味》蘋果日報工會專場|徐明瀚作
064 立法院:在盛開的愛裡,看見《太陽?不遠》|影憶作
067 全臺撐傘:香港雨傘紀錄片《幾乎是,革命》巡演|印卡作
當代華語電影 Contemporary Sinophone Cinema
070 冷靜與熱情:尋找萬瑪才旦∣黃駿作
074 黃土地上有個老驢頭:沙漠化的黃土地與捍衛「自我所有」的《老驢頭》∣郝建作
078 廢墟影像:從《玉門》談起∣孫松榮主持;史杰鵬、高俊宏、黃明川與談;謝以萱整理
當代世界電影 Contemporary World Cinema
091 從感覺到政治:佩德羅?科斯塔與「方泰尼亞三部曲」|吳尚育作
書評書介 Book Review
098 觀看的艱難:薩爾加多的鹽地與凝視|王聖閎作
鄭秉泓專欄:臺灣電影變幻時 Ryan Cheng Column:A Time of Changes for Taiwan Cinema
100 愛琳娜:城市邊緣狂想曲
林木材專欄:筆像攝影機一樣 Wood Lin Column:The Pen As A Camera
105 巡迴的姿態,影展的意義
國家電影中心動態 Chinese Taipei Film Archive New Update
107 2015年5-7月活動回顧
108 2015年8-10月活動預告
110 新進圖書
113 新進期刊專題選介
117 Table of Content and Summary
商品訊息簡述:
- 刊別:季刊
- 級別:普遍級
- 出版社:國家電影
- 出刊日:2015/8/15
- 出版地:台灣
- 語言:中文
Fa電影欣賞2015第163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